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旨在希望透過人文關懷協助城鄉永續發展,大學師生除了在自己專業領域持續研究創新外,更應該主動積極和當地社經及產業發展結合,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所在地區繁榮與發展,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本學院長期致力於社區場域的深耕經營,針對高齡長照議題深入探討。自106年試辦期啟動以來,開始針對信義區的獨居長者進行關懷。第一期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107-108年),將場域從學生進入長者家中關懷訪視擴大到社區場域經營,並與本校營養學院共同開發多元料理包提升長者居家用餐安全;第二期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101-111年),進一步擴大社區長者的社會參與,創新導入青銀共餐、共育、共居概念,並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合作,將資源帶入社區場域;第三期大學特色類深耕型計畫(112-113年)則因應社區中對於失智族群的照護需求增加問題,擴增關注族群(失智者、家庭照顧者、外籍照顧者)與相關之照護問題,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增強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師生對在地的關懷,且與夥伴學校共同將課程帶至社區,實踐跨校、跨領域對社會關注的合作模式。

 本期計畫「第三人生的創新提案:超高齡社會的孤獨處方箋」,延伸過去本團隊關注的族群,將涵蓋四個族群:居家安全堪慮的獨居長者(子計畫一)、長期照護機構的長者及其家屬(子計畫二)需要居家醫療照顧長者的照顧者(子計畫三)及缺乏生活目的的社區長者(子計畫四),並聚焦於共同的重要議題——孤獨(Loneliness)計畫以四個子計畫組成,透過多面向、多元方式解決孤獨問題,包含:1)智慧居家安全共創,以提升獨居長者與失智者的居家安全為核心目標,透過課程進行評估與導入智慧輔具至居家場域,並以數位傳播方式推廣居家安全識能,全面提升個人對居住環境安全感,降低孤獨感受;2)友善關懷長期照護,帶領學生將生命關懷元素推廣至住宿型與社區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中,並建構安寧緩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提問單,發展AI生命關懷領航員,完善友善關懷生態圈;3)照顧者知心賦能,以關懷、賦能、成長三大方向,發掘及解決家庭照顧者與居服員現存或潛在之心理健康與居家醫療照護知能需求;4)社會參與無齡新視角,目標為建立社區長者與獨居長者的社會參與新模式,鼓勵其由被服務的被動角色轉換視角,成為主動關懷社區的領航者,增強自我實踐以降低孤獨感受,打破年齡刻板印象,倡議無齡化社會參與,強化永續性在地社會關係。



112-113年計畫成果-都會長照青銀創生永續:建構高齡健康失智友善101生態圈


    





109-111年計畫成果-都會長照青銀共榮共享:建構高齡健康友善的101國際宜居城




107-108年計畫成果-精準長期照護新處方-打造高齡友善跨域聚合社區賦能網絡